股票技术分析_均线理论

均线理论的起源是什么?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技术分析师约瑟夫·葛兰碧(JosephE.Granville)系统性地将移动平均线应用于股票市场,并提出“葛兰碧八大法则”(Granville'sEightRules),标志着均线理论成为独立的技术分析工具。

均线理论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葛兰碧谈投资策略:对付股价变动最有效的策略》约瑟夫・葛兰碧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约翰・墨菲

为什么要学习均线理论?

1、判断趋势的有效工具:均线通过对历史价格的平均化处理,能过滤超短期波动,清晰呈现趋势方向,目前可以说判断趋势最有效的工具还是均线。
2、稳定性好:用平均值来消除股价不规则的偶然变动,也就是均线不会因为少数几天的大幅变动而改变原有的趋势,所以均线有很好的稳定性。
3、判断支撑与阻力:在上升趋势中,价格回踩均线可能获得支撑;在下降趋势中,价格反弹至均线可能遭遇阻力。

均线理论的缺陷是什么?

1、滞后性。均线基于历史价格数据的平均值计算,本质上是对过去行情的反映,无法及时捕捉市场的快速变化。
2、震荡行情中效果差。震荡行情意味着趋势不明朗,这个时候需要选择灵敏度高的一些工具,均线显然效果差一些。
3、无法预测趋势反转。趋势一旦要反转,就是见顶或者见底,用均线效果比较差,还是结合一些灵敏度高的工具,比如K线和成交量。

均线经典的买卖点如何把握?葛兰碧的“八大交易法则”是什么?

葛兰碧的“八大交易法则”实际上就是均线的经典买卖点原则,可以参考下图:
八大交易法则经典买卖点原则
买点1:低位的时候,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
买点2:长期均线向上,短期均线回调到长期均线附近但是不跌破,再次向上拉升。
买点3:长期均线向上,短期均线回调小幅跌破长期均线,然后再次拉升上穿长期均线。
买点4:长期均线向下,股价快速下跌以至于远离长期均线过大,也就是乖离过大,那么就有回拉到长期均线附近的动力。
卖点1:高位的时候,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
卖点2:长期均线向下,短期均线反弹至长期均线附近,但是没有升破,再次向下跌。
卖点3:长期均线向下,短期均线反弹小幅突破长期均线,然后短期均线再次拐头向下。
卖点4:长期均线向上,股价快速上涨以至于远离长期均线过大,也是乖离过大,那么就有回落到长期均线附近的动力。

均线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1、均线全称是移动平均线,也简称MA。它是一定交易时间内的算数平均线。比如5日均线就是每5日的收盘价相加,取平均值,再将平均值连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是5日均线。以此
类推,得到10日均线,20日均线等等,还有5周均线,10周均线,各种级别的都是一样。
MA=(P1+P2+…+Pn)/n
2、均线的种类
(1)单根均线
短期均线:5日、10日均线
中期均线:20日、30日、60日均线
长期均线:120日(半年线)、250日均线(年线)
(2)均线组合
很少单根均线使用,一般都是组合使用,常用组合:
①、三根均线的组合,分别代表短期、中期和长期,比如5日、10日、30日的组合,比如10日、30日、120日的组合,比如20日、60日、250日的组合等等。②、主流均线全部用上: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这在实操中更加实用。

均线有哪些重要的组合?

1、多头排列:3根及以上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均线都向上,是看涨信号
空头排列:3根及以上短期中期长期的均线都向下,是看跌信号
多头排列
2、黄金交叉:2根均线,长期的向上,短期的由下向上穿越长期的均线,是看涨信号死亡交叉:2根均线,长期的向下,短期的由上向下穿越长期的均线,是看跌信号
黄金交叉
3、银山谷:3条均线,短期向上穿越中期和长期,中期向上穿越长期,然后形成的不规则三角形区域。是看涨信号。
金山谷:银山股出现以后,股价下跌,均线走弱,再次出现类似于银山谷的情况。看涨信号更强,稳健者考虑介入的信号。
死亡谷:3条均线,短期向下穿越中期和长期,中期向下穿越长期,然后形成的不规则三角形区域。是看跌信号。
银山谷
4、均线粘合:多条均线(3条及以上)的间隔距离越来越小,多空纠结,不好做的阶段,说明快要变盘了。
均线发散:多条均线(3天及以上)的间隔距离越来越大,说明多方或者空方主导市场。
均线粘合


 继续浏览关于 股票 的文章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10/23 20:01:21,可能因经年累月而与现状有所差异

 引用转载请注明: 笔记在线 > 学习 > 股票技术分析_均线理论

您直接访问了本站,莫非记住了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