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本文为个人学习心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之前学的少妇战法(单线BBI)是“基础款”,对付震荡市够用,但现在市场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增量资金越来越多,趋势走得越来越流畅,单靠一根线就像“用放大镜看地图”——维度不够,容易踏空、拿不住,还容易被洗盘震出去。
双线战法就是少妇战法的“Pro版”,多了一根线,从“单维判断”升级成“双维验证”,让咱们的交易更立体、容错率更高。今天这篇,咱们从基础概念讲到循环操作,全是干货,建议收藏慢慢看。
一、先搞懂:双线战法的“两根线”到底是什么?
双线战法的核心是两根线——白线和黄线。这两根线不是随便画的,每根都有明确分工,先吃透它们的意义,后面用的时候才不会乱。
1.白线:短期趋势的“牵牛绳”
白线是短期趋势线,我更愿意叫它“牵牛绳”——就像你牵着牛走,牛不能跑太远,一旦挣脱绳子(跌破白线),短期趋势大概率走坏。
它的核心作用是跟踪“股价的短期流畅波段”:不管是主力建仓期的慢涨、拉升期的加速,还是最后冲刺的一波行情,股价在短期快速上涨时,一般不会跌破白线。
为什么?因为白线反映的是短期资金的共识——主力短期拉升时,不会让股价轻易跌破这个“底线”,否则容易引发散户恐慌抛盘,打乱自己的节奏。
划重点:白线是“短期波段的底线”,拿住这根线,就能避免中途被洗走,把短期利润吃满。
2.黄线:主力的“成本线+多空分水岭”
黄线比白线更关键,我叫它“大哥线”,也叫“多空线”,它有三个核心定位,大家一定要记住:
*主力入场的标志性信号:主力建仓有成本区间,黄线大致对应这个区间。股价没站上黄线,说明主力还没真正动手,这时候做右侧交易,就是“无兵之仗”,大概率是反弹不是趋势;
*极限洗盘的极限位:主力建仓后一定会洗盘,但不会跌破自己的“盈亏线”(黄线)。很多票洗盘到黄线就反弹,甚至跌穿一点第二天就拉回来,这就是主力在“护盘”;
*多空分水岭:记住一句话——黄线之下无右侧交易价值。只要股价在黄线之下,或白线在黄线之下,所有上涨都是反弹,不是趋势,进去就是浪费时间。
注意:黄线不是60日线!虽然偶尔走势像,但计算逻辑不同,直接用我给的源代码调,别自己乱对标。技术指标的意义不是“预测涨跌”,而是给你一个“指南针”,避免在市场里瞎闯。
二、基础用法:先划清“能做”和“不能做”的边界
很多兄弟刚学战法就慌,总怕做错,其实先把“交易边界”划清,风险就控制住了一半。双线战法的基础用法,核心就是两句话:黄线之下不碰,白线之上敢做。
1.右侧交易铁纪律:只做“白线在黄线上”的票
咱们做右侧交易(跟着趋势走),有个死规矩:不管某票看起来多好,只要白线在黄线之下,或股价没站上黄线,一律不看。
为什么?因为右侧交易赚的是“趋势确定性”——白线在黄线上,说明短期趋势(白线)和中期趋势(黄线,主力趋势)一致,都是多头,这时候入场,被深套的概率极小。
比如有兄弟问:“某票在黄线之下涨了,能不能追?”——绝对不能。黄线之下的上涨是“无主力反弹”,没有持续性,涨上去还会跌下来,追进去就是接盘。
补充:左侧交易(抄底)不看这两根线,看估值;但咱们大部分兄弟做右侧,盯死“白线在黄线上”,错不了。
2.短期买卖点:盯紧白线就够了
白线是短期趋势的“牵牛绳”,所以短期买卖点主要看它:
*买点:短期放量站上白线,配合N型结构(低点抬高、高点抬高),就有上涨爆发力。这里的“放量”要温和,不能是天量(天量容易是出货);
*卖点:连续拉升后,回踩白线是第一支撑;如果跌破白线且收盘拉不回来,说明短期趋势走坏,必须卖。
举个例子:某票站上黄线后,白线金叉黄线,放量站上白线——这时候做B1买入;后面连续涨,回踩白线时拿住;直到某天跌破白线,果断卖。这一套下来,短期波段的利润就吃满了。
3.黄线之下:别躲牛市,更别当接盘侠
之前总有人说“在某票里躲牛市”,其实就是没看懂黄线。比如某票长期在黄线之下,白线也压着黄线走,所有上涨都是反弹,你进去耗着,别人的票都涨了,你还在原地踏步,这不叫躲牛市,这叫“主动当韭菜”。
黄线之下的票,哪怕偶尔站上黄线,但白线没金叉,或站上后马上跌回来,都不能碰——主力没控盘,筹码松散,涨上去也没人护盘,套你没商量。
三、核心玩法:吃透这5点,才算真正入门
基础用法是“保命线”,核心玩法才是“赚钱线”。这部分是今天的重中之重,每一点都要理解逻辑,别死记硬背。
1.白线金叉黄线:上涨趋势的“信号弹”
白线金叉黄线(短期趋势线上穿中期趋势线),是上涨趋势确立概率最大的信号——注意,是“概率大”,不是百分百。
这时候有两种玩法,适合不同需求的兄弟:
*傻子玩法(适合新手):金叉时入场,拿至死叉,中间不管波动。好处是不踏空,只要趋势没破,就能吃满整个波段(指数、行业ETF都适用);缺点是“掐头去尾”,只能赚中间利润,震荡市容易亏手续费。
*灵活玩法(适合老粉):金叉后等回踩B1再入场。如果金叉时股价已涨一段,不想追高,就等回踩白线/黄线的B1机会,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缺点是可能踏空(不回踩直接拉)。
为什么一年前不教这个?因为去年大盘没强趋势,震荡为主;现在大盘上有顶下有底,慢慢走慢牛,金叉死叉的玩法正好用——大资金就是这么玩的,他们赚的是“确定性”。
2.白线死叉黄线:趋势结束的“逃生门”
和金叉对应,白线死叉黄线(短期趋势线下穿中期趋势线),是中期趋势结束的信号,也是最后的离场时机——哪怕走错,也要走。
很多兄弟犹豫:“死叉了能不能等反弹再卖?”——绝对不能。死叉时主力已经弃盘,后面的反弹都是“出货反弹”,不是趋势反弹,等反弹卖只会越套越深。
比如之前某消费票,死叉时205元,有人想等反弹,结果直接跌到164元,亏了20%+。记住:死叉离场不是说这票以后不涨,而是这一波趋势结束了;后面再金叉,是新的交易,跟这一波没关系。
3.要死叉未死叉:极限买点的“黄金坑”
这个玩法比较进阶,但成功率极高(尤其适合大票):当白线和黄线快要死叉,但没真死叉,同时N型结构没破(低点抬高),配合缩量/勾大负值,这就是“黄金坑”——要么抄到大底,要么只输一根线,赶紧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主力洗盘太狠,想把最后一批不坚定筹码吓出来,但又不想真破位(怕丢筹码),故意“假摔”。这时候股价跌到黄线附近,看似要破位,其实是主力在捡筹码。
注意:只适合大票(流动性强),小票容易画图骗炮;小票的“要死叉未死叉”,可能是真破位的前奏。
4.N型上涨中,白线黄线区间:高容错“买入区”
这是解决“没买点、怕踏空”的关键:只要在N型上涨趋势(低点抬高、高点抬高)中,白线和黄线之间的任何位置,都是高容错买入区——不用追求完美B1,慢慢买就行。
很多兄弟总问:“Z哥,没赶上B1怎么办?”——不用急,趋势没破,区间内有的是机会。比如某票区间在26-27元,你26.5元买,后面回调到
26.2元再补一点;如果直接涨,也不亏——趋势在,主力不会让股价长期脱离这个区间。
这就是“模糊的正确”:股票里没有100%精确的买点,在高容错区间买入,哪怕买得不准,也能赚钱;反而追求“精确买点”,容易踏空或追高。
5.放量金叉后缩量回踩黄线:主升浪前的“最后震仓”
想抓主升浪,一定要会看这个信号:股价放量金叉黄线后,缩量回踩黄线——这是主力拉升前的最后震仓,交易价值极大。
主力为什么这么做?放量金叉后已经初步建仓,但还有跟风盘没洗掉,所以缩量回踩黄线,让散户以为破位卖票,自己趁机捡筹码;等筹码够了,直接拉主升浪,不给散户上车机会。
关键区分:缩量回踩=震仓,放量回踩=破位。回踩时成交量必须比之前小,且黄线有支撑,才是真震仓;如果放量跌穿黄线,直接pass。
四、循环操作法:从“单次盈利”到“持续赚钱”
学会单次交易还不够,咱们要学“循环操作”——在一个上涨趋势中,反复用双线战法赚钱,而不是只做一笔。
循环操作的核心逻辑:N型趋势不破,就反复做;趋势破了,就离场。具体步骤分6步:
1.B1试错:白线金叉黄线/放量站上白线,做B1建底仓(别满仓,先试错);
2.拿住等待:买入后横盘/温和上涨,拿住不动——主力在吸筹,没到拉升时候;
3.区间埋满:缩量回踩白线黄线区间,把剩下仓位埋满——成本低,风险小;
4.脱离成本区放飞:涨10%+后,放飞1/3或1/2仓位——锁定利润,别等顶;
5.跌破白线减仓/止损:跌破白线且收不回,减仓或止损——避免深套;
6.没出货再买回来:如果没出货(顶部没放量、N型没破),第二天拉回白线,再买回来——开始新循环。
禁忌:别搞“金字塔加仓”!比如B1买10万,跌破白线又加20万,这是越套越深;加仓只能在区间内加,亏钱时要减仓,不是加仓。
五、避坑指南:这5个错误千万别犯
最后跟大家说几个“血泪经验”,避开这些坑,比学10个战法都有用:
1.别把指标当圣旨:双线是“指南针”,不是“预测工具”。比如白线金叉黄线,但若突发黑天鹅(业绩暴雷),也不能买;
2.港股不适用,美股/期货要调周期:港股流动性差,指标容易失真;美股(大盘股/ETF)能用,期货要调5分钟线(波动快,日线太慢);
3.别踏空焦虑,也别套牢死扛:踏空了没关系,市场有的是机会;套牢了别死扛,破白线/黄线就止损,留得青山在;
4.循序渐进,别贪多求快:先练熟双线,再学B2,基础没打牢,学再多也没用;
5.只做自己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图形别碰,哪怕别人赚再多——交易的核心是“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
结尾:双线战法的本质是“顺势而为”
其实说到底,双线战法的核心不是那两根线,而是“顺着趋势走,不跟市场作对”。
市场永远是对的,咱们能做的,就是用双线这个工具,看懂趋势、看懂主力动作,然后跟上节奏。不用想着预测市场,也不用想着打败市场,做市场的“追随者”,比做“挑战者”靠谱得多。
大家复盘时可以对照自己的持仓,看看哪些符合双线逻辑,哪些是“无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