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是怎样分类的?
1.按照交易对象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衍生品市场;
2.按照交易场所分类:场内市场(交易所交易)、场外市场(无固定场所);
3.资本市场又分为:
①一级市场(发行市场):IPO、增发、配股等股票发行。
②二级市场(交易市场):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等股票交易。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什么区别?
参考下方表格:
对比项 | 直接融资 | 间接融资 |
---|---|---|
资金路径 | 资金直接流向需求方 (无金融中介) | 资金通过银行等中介流向需求方 |
工具 | 股票/债券 商业票据/直接借贷 | 存单/贷款合约 信托产品 |
风险承担 | 投资者直接承担风险 (股价/违约等) | 中介承担主要风险 (如银行坏账等) |
成本 | 较高 (发行费+股息/利息) | 较低 (利息为主+手续费) |
灵活性 | 灵活协商 (规模/期限) | 受限较多 (受政策/监管限制) |
中介角色 | 无中介或仅平台 (如券商/交易所) | 必须通过中介 (银行/信托等) |
资金用途 | 企业自主决定用途(如研发/扩产等) | 银行监管用途 (如限定流向) |
流通性 | 较低 (依赖二级市场) | 较高 (如存款可随时支取) |
什么叫场内市场?什么叫场外市场?
在资本市场中,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是根据交易场所、交易方式、监管规则等差异划分的两大基础市场体系。
1.场内市场是指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内进行集中交易的市场,具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统一的交易规则、严格的监管制度,是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
2.中国场内市场的主要构成
①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主板(60 开头)、科创板(688 开头)。
②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主板(000 开头,原中小板合并后纳入)、创业板(300 开头)。
③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从原来的新三板创新层升级而来,属于场内市场(股票代码 43、83、87 开头)。
场内市场交易品种:股票、债券(如国债、公司债)、基金(ETF、LOF)、衍生品(期货、期权,部分品种)等。
3.场外市场又称 “柜台市场” ,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分散市场,没有固定交易场所,主要通过券商或交易平台进行一对一的协议交易。
4.中国场外市场的主要构成
①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设立后,创新层企业可通过 “转板” 进入北交所场内市场,剩余基础层仍属场外)。
②区域性股权市场(地方场外市场):如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主要服务省内中小企业,俗称 “四板市场”,交易品种包括非上市企业股份、可转债等。
③私募市场:未公开募集的证券交易,如私募股权(PE)、风险投资(VC)、非公开发行的债券等,不面向公众投资者。
维度 | 场内市场 | 场外市场 |
---|---|---|
场所 | 交易所集中交易(沪深北) | 分散柜台/网络交易 |
监管 | 严格(双重监管,高披露) | 宽松(分层监管,低披露) |
门槛 | 高(如主板3年净利润≥3000万) | 低(新三板基础层无强制盈利) |
交易 | 公开竞价(实时透明) | 协商/做市价(协商定价) |
主题 | 公众为主(无高门槛) | 机构为主(个人≥100万,新三板) |
流动 | 高(活跃,换手率>1%) | 低(不活跃,可能无成交) |
定位 | 成熟/高成长企业(龙头/科创) | 中小/初创企业(新三板/区域市场) |
什么是主板?除了主板以外还有什么?
中国资本市场采用多层次架构,主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核心的交易板块。主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 “标杆板块”,聚集了A股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企业,总市值占A股市场的70%以上,是投资者最熟悉的主流交易市场。
1.主板分为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码以60开头)和深交所主板(代码以000开头),其中深交所主板在2021年与中小板合并后,原中小板企业统一归入主板管理,但代码仍保留002、003 开头的特征。
2.除了主板,还有科创板(属于上交所)、创业板(属于深交所)、北交所。
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定位有什么不同?
1.主板核心定位:主板突出 “大盘蓝筹” 特色,重点支持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如金融、能源、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成熟企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要求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市场份额或技术壁垒,能代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科创板核心定位:聚焦 “关键核心技术”,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
3.创业板核心定位:服务 “三创四新”(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4.北交所核心定位:服务 “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 “专精特新” 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推动中小企业从 “小而美” 向 “小而强” 升级。
股民开通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的条件是什么?
1.创业板(300开头)
资产要求:申请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资产≥10万元(不包括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交易经验:需具备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历(从首笔股票交易时间开始计算,跨券商经验可累计)
2.科创板
资产要求:申请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资产≥50万元(不包括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交易经验:需具备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历(首笔交易时间起算,跨券商经验可累计)
3.北交所
资产要求:申请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资产≥50万元(不包括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交易经验:需具备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历(首笔交易时间起算,跨券商经验可累计)
4.资产计算规则:包括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但不包含融资融券借入的资金和证券。
如何开通“港股通”?
沪深港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其开通条件和流程基本一致。
1.在申请开通前20个交易日内,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的日均资产需≥50万元人民币(不含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2.需通过券商组织的港股通专项测试
3.买港股的交易费用如下:
费用类型 | 费率/金额 | 收取方 |
---|---|---|
佣金 | 0.01%~0.25%(券商收取) | 证券公司 |
印花税 | 0.1%(双边,向上取整) | 香港政府 |
交易征费 | 0.0027%(双边) | 香港证监会 |
交易费 | 0.00565%(双边) | 港交所 |
股份交收费 | 0.0042%(双边) | 香港结算 |
香港财务汇报局征费 | 0.00015%(双边) | 香港财务汇报局 |
什么是两融?
两融即融资融券,又叫做 “证券信用交易”“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购买证券(融资)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的行为。
分为:
1.融资交易: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资金用于证券买卖,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2.融券交易: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证券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应的融券费用。本质是做空交易,例:投资者融券卖出100股A股票(当前价10元/股),获1000元;若A股跌至8元/股,买入100股花费800元归还券商,净赚200元(不考虑费用)。若股价上涨至12元,需花1200元买回,亏损200元。
开通融资融券(两融)的条件是什么?
1.首先要开通信用账户,条件是:申请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资产≥50万元,需具备6个月以上证券交易经历等。
2.一个投资者仅能开立一个两融账户。
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用融资?
融资就是“加杠杆”,是放大收益,也是放大亏损,是一把双刃剑。两种情况可以考虑融资:
1.股市在低位的时候,同时上涨的概率极高。分析了股市的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行业面、消息面,发现共振向上,可以考虑融资去放大收益。
2.对股市和自身有深刻认知的时候。如果是老股民,对股市非常了解,尤其是对各种意外都不感到惊讶了以后,然后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也非常了解,同时有非常清晰的止损规则,可以考虑融资。其他情况一定要谨慎。
融资有哪些风险点?
1、平仓的风险。
主流券商的强制平仓规则如下:
预警线:维持担保比例(总资产/总负债)低于150%时提示追加保证金;
平仓线:低于115%(次日平仓线)时,投资者需在次一交易日上午11:30前补足至130%,否则券商将强制卖出担保品。
例如,某投资者信用账户总资产200万(含融资100万),当股价下跌导致总资产降至130万时,维持担保比例为130%(130万/100 万),若未追加保证金,券商将在次日开盘后直接平仓。
2.平仓后损失不可逆的风险
即使被平仓股票后续反弹,投资者也无法挽回损失,因为股票因为平仓被卖了。
3.流动性风险
若融资买入的股票流动性不足,卖出时可能无法卖到合理的价格。极端情况下,如果直接跌停,可能无法卖出。所以融券一定要选择盘子大的、基本面好的股票。
4.还有政策风险,比如调整融资比例或者收缩融资标的范围等等。
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用融券工具?
融券本身也是加杠杆,只不过是做空工具,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是放大亏损的,所以要谨慎使用。一般下面情况可以考虑:
1.股市在高位的时候,通过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行业面、消息面判断股市下跌概率较大,同时个股估值过高,涨幅过大,有明显的泡沫,那么可以考虑用融券工具。
2.对股市和自身有深刻认知的股民。初级股民千万谨慎,但是资深的有自己的交易体系的,对股市有多年经验,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非常清楚的股民,可以考虑。
3.做套期保值。比如持有大盘股组合,盈利不错,但是不想卖出,或者规模过大,卖出操作不灵活,可以考虑融券沪深 300ETF 等来部分对冲。当然这个操作更适合大资金或者机构投资者。
千万要注意,全球投资者大多都是做多赚钱,融券除了套期保值以外,千万小心,因为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从各国政策角度,都是希望股市好。当股市低迷的时候,往往有支持的政策,如果这时候还融券了,很容易造成大亏。
融券有哪些风险点?
1.平仓风险
主流券商的强制平仓规则如下:
预警线:维持担保比例(总资产/总负债)低于150%时提示追加保证金;
平仓线:低于115%(次日平仓线)时,投资者需在次一交易日上午11:30前补足至130%,否则券商将强制卖出担保品。
例如,某投资者信用账户总资产200万(含融券负债100万),当股价上涨导致总资产升至220万时,维持担保比例为220%(220万/100万),若未追加保证金,券商将在次日开盘后直接平仓。
2.放大亏损的风险
融券卖出后若股价持续上涨,投资者需以更高价格买回股票归还券商,亏损可能无限扩大。
3.流动性风险
若融券的股票流动性不足,下次买入还券可能无法买到合理的价格。极端情况下,如果直接涨停,可能无法买到。
4.此外,还有券商通常限制单一证券融券集中度,还有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等。
什么是风险警示板?
上市公司股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自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之日起,至该措施被撤销之日的前一交易日止,在风险警示板进行交易:
(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二)因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三)因退市后重新上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四)因其他情形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出现前款第(一)项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出现前款规定的其他情形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识。
自2021年5月17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适当性要求普通投资者首次买入风险警示股票或退市整理股票,应当以纸面或电子方式分别签署《风险警示股票风险揭示书》和《退市整理股票风险揭示书》,所以自此以后交易沪市或深市ST或*ST 股票均需开通对应市场的风险警示板权限。交易日 9:00—16:00 可通过券商开通权限。
什么是退市整理板?
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后,给予其十五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在十五个交易日期满后将终止上市。退市整理股票的简称前冠以“退市”或“退”标识。
交易沪深两市退市整理股票需开通退市整理板权限。开通退市整理板权限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验且前20个交易日日均普通账户+信用账户净资产达 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