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的黄白线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指示意义?
1.白线:官方发布的上证指数(即上证综合指数),以所有沪市股票的总股本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
$$白线 = \frac{Σ(市价×总股本)}{基期总市值}×100$$
总市值越大的股票(如两桶油、四大行等大盘股)对白线的影响越大,因此白线也被称为 “大盘股线”
2.黄线:上证领先指数,不考虑股票市值大小,将所有股票对指数的影响视为相同,采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
$$黄线 = \frac{Σ(市价×平均股本)}{基期总市值}×100$$
(平均股本为所有股票股本的平均值)
小盘股价格波动对黄线的影响更显著,因此黄线也被称为“小盘股线”。
3.黄线在上,白线在下,说明市场是小盘股主导。黄线在下,白线在上,说明市场是权重股主导。黄线和白线差距越大,说明市场分化越大。一般市场好赚钱的时候基本上是黄线在上,白线在下。
权重股是什么意思?
1.权重股是指在股票指数(如沪深300、上证50)中,因市值或其他指标占比较大,对指数涨跌影响显著的股票,也就是大盘股。
2.沪深300等主流指数采用市值加权法,即市值越大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越高。
3.一般沪深300指数所对应的股票都成为权重股。
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微盘股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市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划分,提供一个大致的概念,心中有个底就行:
1.大盘股:市值 1000 亿元以上。代表指数:沪深 300、上证 50
2.中盘股:市值在 100 亿元至 1000 亿元之间。代表指数:中证 500
3.小盘股:市值在 10 亿元至 100 亿元之间。代表指数:中证 1000
4.微盘股:市值 10 亿元以下。代表指数:中证 2000
同样的板块为什么不同软件上涨幅不一样?
1.炒股软件上的板块基本上都是软件公司自身编制,而每家公司纳入的股票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就会造成板块成分股的差异,自然涨跌幅也就有差异。
2.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找官方编制的指数。官方编制的指数是ETF基金发行的基础,所以用官方指数具有统一性,而且对于实操上把握ETF也是最有利的。
3.主要看两家官方的指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由沪深交易所共同发起成立的)和国证指数公司(依托深交所)。
A50 期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1、A50 期指,也就是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挂钩的是富时中国 A50 指数,该指数包含
沪深两市总市值最大的 50 家公司,总市值占 A 股的 30%左右.
2、他是唯一在海外上市(新加坡)、以 A 股为标的的期货产品,主要参与者为国际机构和对
冲基金。
3、交易时间:覆盖近 20 小时(北京时间 9:00-16:30,夜盘 17:00-次日 4:45),在 A 股收盘
后仍可交易。
4.作用:由于交易时间长,如果国内在A股非交易时间有重大事件发生,尤其是政策事件,往往通过A50期指来做一个预判。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它的影响力一般,不是A股跟随A50期指走,而是A50期指一旦在A股开盘后跟着A股走,所以只能用来做一个参考。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是由纳斯达克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专门追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整体表现,涵盖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等市场的中国公司。
要求总市值≥1亿美元,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25万美元。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市值越大的公司对指数影响越大。
2.金龙指数经常被用来反映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尤其是科技与消费领域的增长潜力。但是会受到美国监管政策的影响。
3.通过金龙指数,可以去预判港股、A股,一般来说,对港股影响大一些,对A股影响比较小,更多是情绪反馈。
软件上看到的主力资金流入流出,真的是主力吗?
软件上统计的主力资金:通常指单笔成交额较大的交易(如20万—100万为大单,100万以上为超大单),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游资等主导。其流向直接影响股价短期波动。
净流入:主动买入金额>主动卖出金额(如主力买入10亿元、卖出8亿元,净流入2亿元)。
净流出:主动卖出金额>主动买入金额。
主动买卖判定:
主动买入(外盘):以卖方报价成交(如卖一价10.01元,买方主动买入)。
主动卖出(内盘):以买方报价成交(如买一价10.00元,卖方主动卖出)。
中性盘:价格不变时的成交不纳入统计
现在量化资金很轻松的就把大单拆散为小单,所以软件上的主流流入流出统计实际上误差很大,甚至不排除某些资金故意来引导。所以流入流出对股价后市判断参考意义非常有限。
常用的技术分析理论有哪些?
1.道氏理论:道氏理论是所有趋势理论的源头,认为市场存在:主要趋势、次要趋势、短暂趋势。
2.K线理论:来源于日本蜡烛图技术分析,单根K线、多根K线组合、量价分析等等都是来源于日本蜡烛图分析。
3.波浪理论:核心是“五升三降”的八浪循环,将道氏理论的趋势更加细化了。
4.江恩理论:也是将趋势更加细化分析,核心原理可归纳为“时间法则”“价格法则”“空间法则”三大支柱。
5.均线理论:通过计算特定时间周期内的价格平均值(如收盘价、开盘价等),形成一条平滑曲线,用于反映价格趋势和支撑阻力位。本质还是更精细化的趋势理论。
6.缠论:是中国独有的,缠中说禅发明,跟前面理论有巨大不同,前面理论更多是归纳法,缠论是演绎法,有一套独特的逻辑去分析趋势,去找行情的买卖点。
常用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1.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由DIF(快线)、DEA(慢线)、柱状线(BAR)组成,反映股价趋势的强弱和转折。
2.RSI(相对强弱指标):通过计算一定周期内上涨/下跌幅度的比值,判断超买超卖,常用周期14日。超买超卖区:RSI>70=超买(可能回调),RSI<30=超卖(可能反弹)
3.KDJ(随机指标):通过计算当前收盘价在近期价格区间中的相对位置,反映超买超卖,由K线、D线、J线组成。J线极端值:J>100=超买(短期见顶),J<0=超卖(短期见
底);K/D线交叉:K上穿D(金叉,短线看多),K下穿D(死叉,短线看空)。高位/低位钝化:股价持续上涨时,KDJ可能在高位(80以上)钝化。
4.OBV(能量潮指标):通过累计成交量判断市场资金流向,OBV线与股价同步上升=多头强势,背离=趋势可能反转。
5.布林带:由中轨(20日均线)、上轨(中轨+2倍标准差)、下轨(中轨-2倍标准差)组成,反映价格波动范围。股价在上轨附近=超买(可能回调),下轨附近=超卖(可能反弹)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为哪些?
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
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等。
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债券等
股东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核心公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2.利润表:展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及利润情况。
收入端:营业收入(主营/非主营)
成本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利润端: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具参考价值)
3.现金流量表:按收付实现制编制,分为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反映企业扩张力度。
筹资活动现金流:借款、股权融资、分红等。
(未完待续)